2009/01/06

行銷趨勢 : 讓消費者願意掏錢

行銷趨勢 : 讓消費者願意掏錢

電子商務要做得好,首先,必須讓消費者願意使用網路支付工具。如果消費者已經願意走到網上購物這一步,卻不想在櫃檯掏錢出來,那這場行銷戰爭,輸的可真是嘔血。

網路支付過去幾年一直是台灣電子商務很弱的一環,原因有三。第一,賣家不願意支付手續費用;其次,買家擔心網路交易安全性;最後,就是使用的便易性不足。

賣家不願意支付手續費用,這很容易理解,網路交易商品屬於全公開資訊,定價本來就極具競爭性,交易費、手續費腐蝕利潤,所以賣家寧願讓買家自行利用ATM付款,能省則省。

而消費者對網路安全性的疑慮,莫過於擔心「網路釣魚」(phishing),也就是歹徒利用電子郵件發送仿效知名網站的訊息,引誘使用者進入偽裝的知名網站,藉此騙取使用者帳號、密碼或姓名、地址、電話及信用卡資料,然後再利用這些資料獲取不當利益。而且,就算是真正大品牌的交易網路平台,消費者也會擔憂平台遭到駭客入侵,個人信用卡資訊被盜用。

北美網路廣告市場過去幾年不斷以四、五倍的速度成長,反觀台灣成長數字有限,正是因為對網路支付的信心指數嚴重不足。

北美地區消費者熱衷使用Paypal,Paypal大約六、七年前推出,買家只要透過Paypal,就能以網路刷卡或以Paypal帳戶餘額支付貨款給賣家。在台灣,Yahoo!拍賣推出的網路交易平台叫「ezPay個人帳房」,使用它個人賣家手續費全免,但是不能接受信用卡支付貨款,且每月有2萬元交易金額的上限。如果是付費會員,每月上限提高到40萬,也可接受信用卡和帳戶轉帳。

2007年3月,網路老大哥Google終於也展開動作,線上支付系統Checkout正式登台,使用方式是,消費者只要輸入電子郵件,就可申請一個Google帳戶,再填入信用卡還有帳務資訊,Google就會代為保管資訊。

比起Paypal及ezPay,Checkout不必在交易的網站分別輸入信用卡號,只要一起從Checkout平台扣款即可,消費者省去購物時重複輸入個人資訊的麻煩,更可以在Checkout統一追蹤訂單。不過在美國,使用Checkout賣家必須支付20美分處理費,還有售價2.2%的手續費。也因為推出時間較慢,所以目前電子支付平台的市佔,還是以Paypal的42%為最高,Checkout只佔了6%。看來,網路行銷要達到真正的零收費、高安全性、便易性三者兼具的服務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(文/Mars)

0 re: